银行断贷、抽贷 向子公司借款纾困 联建光电“疯狂”并购后遗症
点击次数:2019-07-27 17:57:44【打印】【关闭】
然而“疯狂”的并购后,公司
为扭转主营业务增长乏力之困,近年来联建光电并购了13家企业股权。通过大规模并购,联建光电试图转型成为一家数字营销传播的企业。
然而“疯狂”的并购后,公司却被拖入巨额商誉压顶、涉嫌业绩造假、股价大跌市值缩水、大股东濒临质押平仓风险等泥潭中。
近日,联建光电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虎军因个人所持有的公司股票质押逾期事项出现被动减持的情况,减持股份数为8.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01%。减持用于偿还质权人相关质押融资借款。
7月25日,联建光电证券部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2017年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导致公司之前通过审核的债券发不了、银行出现断贷和抽贷情况,所以公司向各个子公司借款,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解决营运资金。
商誉高企
联建光电从成立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其早期是一家中高端LED全彩显示应用产品的系统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工程服务、技术支持和产品租赁在内的“产品+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它是国内LED显示研发与制造的老牌公司。
2011年10月,联建光电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上市后连续两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虽然有所增长,但扣非后净利润却连续下滑,2013年时,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仅有900多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为-61.6%。
彼时,联建光电开始谋求并购扩张。
2013年12月20日,联建光电发布《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拟以8.60亿元购买何吉伦等12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四川分时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时传媒”)100%的股权,本次交易的增值率达738.48%,2014年4月正式完成收购。据公开资料显示,分时传媒从事户外广告业务。
联建光电董事长刘虎军在公开场合表示,收购分时传媒后,联建光电主营业务结构将从以LED生产制造为主转为LED生产制造与户外媒体运营并重,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达到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良好互动和协同。
分时传媒并表后,联建光电2014年业绩大幅改观。据2014年年报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9.70亿元,较上年增长65.66%;净利润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逾7倍(737.5%)。
2015年,联建光电又出资约10.3亿元并购3家公司。其中4.6亿元收购友拓公关100%股权,向数字公关服务布局;4.89亿元收购易事达100%股权,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高端LED显示屏;0.77亿元收购精准分众28.4%股权,其溢价率高达943%。
2016年,联建光电定增豪掷19.6亿元一次性收购了4家企业。包括8亿元收购深圳力玛88.8%股权,溢价率1245.93%;分别以3.64亿元、4.96亿元、3亿元收购华瀚文化、励唐营销、远洋传媒100%股权,对应的溢价率分别为1086.03%、733.53%、982.49%。随后又分别完成对于丰德博信、上海成光、西安绿一传媒、西藏泊视的全资收购以及树熊网络16.02%的股权并购。
此外,2017年联建光电并未停下四处收购的脚步。公司又陆续完成对于蓝海购14.08%股权、爱普新媒100%股权、杭州磐景25%股权、Artixium60%股权的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全资收购爱普新媒,其溢价率高达1554.09%。
据记者统计,20142017年连续四年的疯狂并购,联建光电耗资超过45亿元。
频繁的并购和定增,导致联建光电的商誉和应收账款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其商誉账面原值从2014年的7.11亿元一路增至2018年年末的44.91亿元;应收账款账面原值也从2014年的3.95亿元增至2018年年末的11.7亿元,2017年更是达到12.14亿元。
陷入并购泥潭
在大肆并购、资本运作之下,联建光电营收高歌猛进,市值在2015年一度超过百亿元,但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联建光电在主营收入同比实现约42%增速的情况下,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0%,扣非后净利润下滑233.56%。2018年的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联建光电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2.56%;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却为-28.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了2869.48%。
联建光电业绩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最近几年收购的标的公司无法完成对赌协议承诺的业绩,进行巨额商誉减值。
从联建光电并购企业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来看,20152017年并表公司的业绩承诺分别为2.12亿元、4.35亿元和5.51亿元,实际完成情况分别为2.34亿元、4.33亿元和4.09亿元。可以看出,2016年和2017年联建光电并购的标的公司均未完成对赌业绩,而2018年的情况更差。
联建光电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公司源于对巨额商誉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心,对各子公司商誉进行了全面商誉减值测试,对触发商誉减值的子公司坚决进行商誉减值处理。在此基础上,公司对2017年度做了7.95亿元的商誉减值,并且在2018年度继续商誉减值27.3亿元,两年内公司商誉减值额高达35.25亿元,超过总商誉额的7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27日晚,联建光电发布致歉公告,称旗下华瀚文化、励唐营销、力玛网络三家子公司均未实现业绩承诺。主要是2018年受公司立案调查的负面影响、以及公司向部分子公司借款事项导致子公司经营资金紧张等原因造成的。
从目前来看,联建光电数字营销转型之路正陷入困境,事实上,联建光电现金流正处于紧绷的地步,公司正面临流动性危机。
据2018年联建光电财务披露,其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62亿元,与上年同期3.03亿元相比,联建光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46.53%。记者测算出其自由现金流量仅为0.78亿元,相比2017年的1.74亿元,也呈现大幅下滑状态。此外,加上近几年应收账款激增,占用大量的公司流动资金。
2018年8月,联建光电接待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刘虎军表示,对于公司来讲,我们每年有稳定的3亿至4亿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各方面业务保持正常良性运转,说明公司也具备创造正向经营性利润的能力;而对于银行、投资者来说,一个企业拥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其偿债能力,特别是短期偿债能力有足够的保障,这一点非常关键。
不过,7月25日,针对联建光电是否以低息借款方式抽调相关子公司资金及用途,该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2017年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公司之前通过证监局审核的债券发不了、银行出现断贷和抽贷情况,所以公司向各个子公司借款,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解决营运资金。
记者注意到,包括刘虎军及公司董事熊瑾玉在内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权,目前很有可能面临平仓的风险。
联建光电控股股东刘虎军、熊瑾玉所持公司股份几乎全部质押。据2018年财务数据显示,联建光电大股东刘虎军、熊瑾玉两人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分别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9982%和99.9839%。两位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低于30%的控股风险线。
同时,联建光电股价由2015年最高时的44.58元/股,一路下滑至最低的4.23元/股,市值亦由最高时的破百亿元降至目前的仅为25亿元。
为此,联建光电先后转让西藏泊视、蓝海购的股权。这有利于提升管理效力,加强股权投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缓解经营资金压力问题。
另外,据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12月14日,联建光电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中天鸿远资产管理(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股权投资框架协议》,由中天鸿远资产管理(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向负责公司数字显示设备业务的子公司联建有限和易事达增资合计4亿元,并由联建有限、易事达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公司的战略布局,建立北方区域总部,进一步开拓北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