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游光电拿下新融资 国产芯片持续升温
点击次数:2018-05-09 15:07:37【打印】【关闭】
北京商报讯(记者 石飞月)5月7日,晶圆级光芯片公司鲲游光电宣布完成A+轮融资,这也是该公司成立后的第三轮融资,由元璟资本、华登国际以及中科院旗下基金中科创星共同投资。
鲲游光电此前曾获得两轮融资:2017年1月,获得1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晨晖创投及中恒星光;2017年12月,获得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晨晖创投、中恒星光、昆仲资本及舜宇光学。
公开资料显示,鲲游光电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聚焦晶圆级光芯片的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探索通过半导体工艺与光学工艺的融合,以半导体晶圆思路设计、制成冷光学无法企及的纳米级、低成本的光学芯片。
目前,鲲游光电主要从事三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3D深度成像中的晶圆级光学及DOE(衍射光学)器件,特别是手机领域的应用;应用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光波导模组,特别是基于晶圆级光学制成多级扩瞳,用于耦合光场及全息AR成像的光栅型波导;板间、芯片间晶圆级高速并行光链路。
据悉,鲲游光电第I期产线将于今年5月完成,届时将实现规模量产DOE器件、光场显示光波导、高速光通讯链路等晶圆级光芯片产品。
鲲游光电表示,作为极为交叉的前沿领域,通过新一轮融资构筑了光学、半导体、中科院、知名风险投资基金等完善的机构网络,协作布局逐步完善。
业内人士指出,晶圆级光学技术使得一系列新型前沿需求成为可能,包括3D成像与人脸识别、AR/MR(混合现实)、5G光通讯链路、医学影像、航空军工、智能工业等。甚至一些热门的“电”领域,或许也可以用晶圆级光学的思路另辟蹊径。
作为光电子博士,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认为,光学芯片的晶圆级制成,使得一直以来束之高阁的光子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并将引发短期到长期一系列的增量场景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三年,以深度传感、AR、无人驾驶三项需求为代表的机器视觉的消费级应用将率先发展;中长期来看,光子必将逐步渗透到运算环节,引发更深远的机器智能应用变革。
有着多年半导体从业经历的华登国际合伙人王林表示,伴随摩尔定律走向极限,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正画出一条完美的“S曲线”逼近天花板。“集成光”取代“集成电”将是一场不可逆的变革。回溯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历程,“纳米尺度”与“规模性低成本”是集成电路技术的两大特征。与之类似,晶圆级光学使得光学可以在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的同时将成本下降一个数量级,进而使得光芯片的商业价值成为可能。
中美贸易争端是当下重要的国际话题,影响到新经济市场,中国在芯片、元器件等核心技术领域较为弱势的现状,再度被提上亟待解决的案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需要进口2300亿美元芯片,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
业内人士指出,这2300亿美元的进口芯片,要么是客户指定不能更改的芯片,要么是中国无法自主设计生产的芯片。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智能化的推波助澜下,消费层面的中国科技发展如火如荼,甚至在O2O、共享经济、移动支付、AI等诸多领域,出现了反超美国市场的势头。但芯片领域的核心能力缺失,为赢得未来埋下了隐患。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从政府到市场维度,国产芯片的力度再度看涨。不久前,阿里巴巴全资收购IoT(物联网)嵌入式CPU企业杭州中天微,之后阿里巴巴又全资收购北京先声互联。先声互联是国内语音专用芯片厂商,未来还将筹建两个实体声学实验室。阿里巴巴旗下的前沿研究部门“达摩院”还宣布,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
此外,人工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寒武纪成立两年,已经获得上亿美元投资,估值20亿美元。该公司研发的智能芯片已经应用于联想、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的产品之中;芯片设计公司寰星电子4月底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芯片初创团队Think Force在2017年底已完成由依图科技、云锋基金、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投资的4.5亿元A轮融资。